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12月13日表示,近年來,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對推進藥價回歸合理水平方面發揮了極大作用,切實讓人民群眾能夠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國家醫保局已明確要常態化開展藥品集采,實現化學藥、生物藥、中成藥全方位推進集采的格局。為了加強醫務人員對帶量采購政策的理解,確保醫院能優先采購和合理使用中選藥品,促進集采工作的順利推進,12月9日下午,由漯河市醫學會主辦、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協辦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帶量采購政策解讀及醫療機構應對策略研討班》以騰訊視頻會議的形式開展。漯河市骨科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劉林杰主持會議。
授課過程中,劉林杰以《帶量采購政策解讀及醫院集采藥品管理實踐》為題,對帶量采購執行概況及醫院面臨問題和應對措施進行詳細講述;漯河市骨科醫院醫保辦干事王亞玲從醫保的角度詳細講述了2022年各項醫保政策的更新內容、2022年醫保用藥管理重點以及該院DRG點數法付費的運行情況;漯河市骨科醫院主任藥師耿亞緊緊圍繞《帶量采購背景下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從臨床抗感染治療中如何合理選擇這一類藥物以及醫院如何加強管理等方面做了詳細闡述,她強調抗菌藥物進入集采,并不是說價格降低了,臨床就可以隨便用了,臨床在使用過程中仍然需要嚴格把握用藥指征,同時醫院要加強合理用藥管理,避免濫用。最后由漯河市骨科醫院臨床藥師崔雪靖從抗菌藥物管理的角度出發,講述了抗菌藥物集采的背景、抗菌藥物管理相關的政策以及醫療機構如何應對集采帶來的挑戰,強調需要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抗菌藥物的規范化管理與合理使用。
本次培訓聚焦醫改政策及和合理用藥管理,使醫務人員對DGR支付方式及帶量采購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為醫院集采藥品的規范化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參考,為帶量采購常態化推進奠定基礎。(通訊員:劉寶霞 劉林杰)
責編:翟婷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