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收割過的麥地里,考核組帶著工具測量。
文/圖 記者 楊 光
6月2日上午,2022年河南省小麥機收減損技能比武(漯河·召陵賽區)活動在召陵區老窩鎮支毛陳村高標準示范田開展。比武現場,一臺臺收割機高效收割。記者從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了解到,召陵區是2022年小麥機收減損技能比武省級活動點。本次比武活動,有兩家農機企業的10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參與。
當天上午9點,參加比武的10臺小麥聯合收割機在地頭一字排開。一聲令下,農機手駕駛收割機在麥田穿梭。金色的麥粒從收割機倉門傾瀉而下,像小山一樣堆在運輸車內?,F場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你看這小麥籽粒飽滿。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老窩鎮的農機手張勇臣說,他有十多年的收割經驗。這些年來,收割機越來越先進。每年麥收之前,市農機部門都會對農機手進行培訓,普及新知識、新技術,提升農機手作業水平。
在剛剛收割過的麥地里,考核組把設計好的木框放在地上,仔細拾起掉落的麥子和麥穗,認真開展測量??己私M負責人高峰介紹,機收減損技能比武主要內容為規定時間、規定范圍內漏籽漏穗和麥茬高度及農機手操作技能等情況。
“減損就是增產。如果‘三夏’小麥機收環節損失率降低1個百分點,全國就可以挽回25億斤糧食。”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小麥機收減損技能比武活動,能夠進一步優化裝備,促進農機手熟練掌握聯合收割機檢修、保養和操作技術,提高作業水平,將糧食損失降到最低。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