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上公示期滿的全國第七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名單中,源匯區名列其中。
近年來,源匯區立足加快推進全區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著力提高農機化水平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扎實推進“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通過用足用好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強化示范引領、完善技術路線、明確創建重點、補齊發展短板,大力推廣和引進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統籌兼顧特色機械裝備發展,全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快速提升。為推進“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該區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印發了實施方案,明確各成員單位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措施,緊扣時間節點,強化工作落實,積極穩妥推進各項創建工作。同時,科學利用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推動農機裝備結構進一步優化,向深松整地、糧食烘干、免耕播種、秸稈粉碎還田、高效植保等綜合利用技術含量高的新型機械傾斜,引導農民購進農業生產關鍵環節、薄弱環節的作業機具,加快先進實用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為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提供強有力的裝備支撐。
為營造濃厚氛圍,提高創建實效,該區依托網絡、廣播、電視等,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新機具、新技術的優勢;以召開農機作業現場演示會、開展技術培訓會等形式,加大新技術培訓力度;精心編訂印發《源匯區新型農機化技術培訓手冊》,讓農民直觀了解和接受新技術、新機具。該區還強化示范引領,在各鄉鎮建立主要農作物生產示范區,抓緊抓實小麥、玉米全程機械化實驗示范項目。同時,在合作社組織開展重點環節機械化作業演示,召開保護性耕作現場演示會、舉辦谷物減損技術培訓班,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著力打造可看、可學、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以點帶面,不斷加快先進成熟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的普及和應用。
2019年以來,源匯區共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451萬元,受益農戶達895戶,累計補貼農機具1322臺(套);散發宣傳資料1萬多份,培訓學員880多人次。全區小麥、玉米兩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100%、97.42%,髙效植保機械化能力為72.2%,谷物產地烘干機械化能力為58.6%,小麥和玉米秸稈處理機械化能力為99.5%。
責編:翟婷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