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建引領發展,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學院黨委會的第一議題和學院領導干部的第一要事,作為指引“雙高校”建設的“綱”和“魂”,并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到管黨治黨、辦學治校、育人育才的各環節全過程。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認真履行高校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學校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確保黨的領導落到實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提升鑄魂育人實效。堅定不移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深入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一是深化課程改革,發揮課堂育人主渠道作用。依托理論主課堂、思政金課堂、身邊微課堂、傳統紅課堂、實踐活課堂,加強思政課研究性教學環節管理,開展教案、講稿、課件評比活動,修訂思政課實踐教學方案,增強思政課教學親和力與針對性。二是涵養人文精神,構建文化育人同心圓。以紅色文化進校園為載體,培育選樹一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三是拓展育人載體,開辟思政教育新舞臺。大力實施育人質量提升工程,充分發揮科研、實踐、文化、心理等工作的協同育人功能。選優建強實踐育人基地,積極拓展實踐育人新路徑。
主動融入區域發展,促進校地共贏發展。一是重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以河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獲批為契機,以休閑食品加工技術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BIM裝配式協同應用創新中心、漯河市網絡空間安全重點實驗室、漯河賈湖文化文創產品研究中心等省、市科研創新平臺為抓手,發揮高??蒲袆撔沦Y源優勢,推動“萬人助萬企”活動向縱深開展。校企共同打造信息交流、產品研發、協同創新、成果轉化平臺。二是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以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心為依托,打造全市職業技能培訓高地,主動融入并服務“1+8+N”現代產業體系,多形式、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培養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優秀技術技能人才。三是全力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加快推進漯河鄉村振興學院建設。協同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一村一名大學生”培育計劃項目,為漯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保障。四是打造新型高校智庫。以漯河現代化發展戰略需求為導向,以優化資政服務為要求,聚焦具有重大理論意義的現實問題和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理論問題,在食品產業發展、現代電商物流、“三鏈同構”等領域積極發揮智庫作用和咨政功能。
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實現校企協同育人。牢牢把握地方院校服務地方經濟辦學宗旨,堅持把學校發展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立足服務漯河現代化建設,深入研究漯河現有產業和未來產業,建立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學科動態調整機制,推動學科專業與地方優勢產業深度匹配、專業設置與區域支柱和優勢產業對接、教育教學與企業公司業務對接、學生實習實訓與合作企業車間生產對接、頂崗實習與進入企業就業對接,形成與漯河產業鏈、創新鏈緊密銜接的專業體系。堅持“引企入校”“引企入教”,以學院牽頭組建的河南輕工紡織骨干職教集團、河南服裝產業職教集團為龍頭,深化與雙匯集團、黃河科技集團等企業的合作,推進雙匯產業學院、鯤鵬產業學院等特色產業學院建設,融教育教學于企業行業生產服務,在服務經濟中發展,在發展中提升服務能力,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之路。
責編:郭志剛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