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潁縣通過深化陽光村務、推行村官直審,開展提級監管,打造全鏈條村務監督體系,實現了村級事務多維度精準監督管理,提升了全縣村務治理水平,促進了清廉鄉村建設。
村務公開 曬出明白事
臨潁縣堅持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總結,創新深化“陽光村務”建設工作,提升鄉村基層綜合治理能力,助力鄉村振興。
營造人人參與氛圍。該縣堅持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舞臺,集中開展“陽光村務”宣傳活動,吸納村民成為“陽光村務”講解員、推廣員、監督員;面向社會開展文藝作品征集活動,先后征集“陽光村務”歌詞28篇、歌曲11首、戲曲31部,在全市范圍內廣為傳唱。
打造高素質隊伍。實行村務監督委員會候選人負面清單制度,選出一批敢于監督、善于監督的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抽調業務骨干12人組成“陽光村務”講師團,下沉基層開展專題培訓16場,培訓村干部1200余人次;實行“陽光村務”蹲苗拔苗計劃,不斷提高新當選的21名年輕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的監督能力和業務水平。
開通互聯網平臺。該縣探索推廣村級信息“電子明白卡”,由村務監督委員會牽頭,組建“陽光村務”微信群,將“電子明白卡”及時在“陽光村務”微信群發布,實現村民對村級公示信息的廣泛監督。截至目前,全縣372個行 政村(社區)已實現“電子明白卡”全覆蓋。
開展創新活動。開展“四查四提升”逐村行,以常規檢查尋找差距,提升工作規范度;以重點核查懲治微腐敗,提升工作精準度;以專項巡察督促整改,提升作風轉變度;以及時調查通報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截至目前,全縣16個鄉(鎮、街道)128個行政村已開展“四查四提升”活動,反饋共性問題8類17條、個性問題324條。
村官直審 理出明細賬
積極探索實行“村官直審”,將審計監督延至基層,是臨潁縣作出的有益嘗試。
縣紀委監委牽頭,審計部門具體負責,組建鄉村審計服務中心,在各鄉(鎮、街道)分區域設置5個分中心,在全縣各村開展“村官直審”,堅持換屆必審、離任必審、任中必審原則,在每屆村“兩委”班子任期內,把全縣各村審計一遍,重點圍繞村內財務收支、扶貧救災物資發放、資產資源管理使用、村內工程項目建設,以及村干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四議兩公開”落實等情況,開展審計監督。
堅持審計結果、整改事項及時向村民代表和黨員代表反饋,接受群眾監督??h、鄉、村審計服務中心定期開展問題整改“回頭看”活動,不斷鞏固提升審計成效。認真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率先在“村官直審”工作中推行容錯免責機制,促進干部隊伍作風過硬、素質提升。
開展“村官直審”以來,該縣累計審結資金13.52億元,核清村級可出租土地7014畝,清理收回賬外資金594.87萬元。
提級監督 管住“小微權”
提級監督是臨潁縣紀委監委眼下正在穩步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旨在讓基層“微權力”受到更嚴監督,讓農村集體“錢袋子”更安全。經過前期考察,該縣選取6個村作為第一批提級監督管理村。
據了解,該縣將提級監督“三資”作為護航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抽調8名骨干人員成立提級監督工作組,重點圍繞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重大項目實施、惠民政策落地、村干部廉潔履職等,通過調閱資料、走訪談話、定點接訪等方式發現存在的問題,對核實的違規違紀問題建立專門臺賬,一律從嚴從快處理。
“通過提級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整改到位,讓‘小微權’運行在陽光下。”臨潁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崔瑞卿 韓 靜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