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兩天,這300畝玉米和大豆就能全部澆完。”8月24日上午,在召陵區萬金鎮楊莊村,記者見到了正忙著澆地的農創合作社負責人陳世華。和他在一起的還有召陵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陳起、萬金鎮農辦的工作人員李偉。見到記者,陳世華指著地里長勢喜人的大豆說:“今年,合作社大部分作物不會因為干旱而減產。”
“像這樣的澆灌機一天能澆10畝地。我有8臺這樣的澆灌機,幾天就能澆完300畝地。”陳世華向記者介紹。2013年,陳世華開始經營農創合作社,承包了300畝土地。今年,他種的200多畝大豆和近100畝玉米目前都長勢良好,豐收在望。“人勤地不懶。我們不靠天等雨,早早準備好澆地。”
陳世華還把澆灌機免費借給村里及附近村莊的種植戶使用。“鄉里鄉親的,借個東西不算啥。今年,俺村有十幾戶村民借澆灌機澆地,我都不收錢。”陳世華說,“機井和電都不是問題。設備壞了,鎮里有專門的維修人員。”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陳世華帶動村里及附近村莊二十多戶種植戶種植大豆、玉米和小麥。無論是農資采購,還是技術指導,他都耐心地提供幫助。
“截至目前,全區累計抗旱澆地50萬余畝。幫扶干部都下沉各村指導抗旱工作。”陳起告訴記者。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全市當天澆地10萬余畝,累計澆地136萬畝。全市上下掀起抗旱保秋高潮。(記者:蒿中剛)
責任編輯: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