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車間內,智能生產線高效運轉,一袋袋香氣撲鼻的“漯河味”食品,源源不斷地由傳送帶輸送出來;項目工地上,建設者搶抓天時趕進度,確保項目如期建成投運……近期,以雙匯、南街村、衛龍等為代表的河南省漯河市食品龍頭企業,以“大干兩個月”的攻堅勁頭,奮力沖刺“全年紅”。
“漯河市食品產業集中度高、體量大、名企多、鏈條長,產品涵蓋18個大類、50多個系列、數千個品種。”漯河市委書記劉尚進介紹,近年來,漯河市堅持“三鏈同構”打造系統完備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以“食品+”理念延伸產業鏈,以創新生態理念提升價值鏈,以融合發展理念打造供應鏈,著力推動民營企業擴大有效投資、增強發展活力,形成新的增長點,為穩住經濟基本盤提供了有力支撐。9月底,漯河市助推民營企業擴投資強活力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打造一流科技創新生態,為企業發展賦能。漯河建立食品產業公共研發平臺,深化政產學研合作,幫助中小食品企業解決人才短缺、資金設備缺乏、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9月份,中原食品實驗室正式掛牌運行。實驗室科創團隊致力于成為漯河市及河南省食品產業技術創新的“火車頭”,為河南打造“國人廚房”“世人餐桌”貢獻科技力量。
“不僅是創新引領,重大項目更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漯河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榮之光介紹,漯河市動態完善總投資2.2萬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儲備庫,其中產業鏈項目保持在1.2萬億元以上;聚焦提升“含金量、含新量、新綠量”,接續開展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活動。
漯河市各級黨員干部以“萬人助萬企”為平臺,用心用情助企紓困。截至10月底,市、縣(區)兩級共有首席服務官2234名,包聯企業1730家,累計動態調整首席服務官165人次,實現了一二三產全覆蓋。同時,建立五級問題化解機制,常態化分級分類解決疑難問題;研發了全省首個“政策計算器”,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為企業提供政策查詢、政策匹配、精準推送、企業訴求處理、免申即享等“一站式”服務。
一攬子惠企政策精準滴灌、直達快享,一批骨干企業“老樹發新芽”、倍增提速,一批新興產業項目“新樹扎深根”、加快建設。今年前三季度,漯河市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食品工業增加值增長10.5%,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