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近年來,我市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作為鄉村建設行動的大事、要事、急事來抓,開展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農民群眾生活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升。
走進郾城區新店鎮,寬闊平坦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房屋、整潔的農家小院……一幅生態宜居的鄉村新景展現在記者眼前。這只是我市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全市集中治理坑塘3822個,整治各類垃圾堆放點15749處、空心院2397處、殘垣斷壁3822處、養殖糞污堆放點1181處,拆除散養圈舍621處,整治廣告牌(欄)23643個……掀起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高潮,全市廣大鄉村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鄉村生活越來越好。
為破解“清理容易保持難”問題,我市全面推行“1133”長效機制。“1”是成立一個組織。各行政村分別成立人居環境整治理事會,負責本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任務落實。目前,全市已成立1199個村級人居環境整治理事會。“1”是完善一個“1+6”責任體系。網格長統攬“六長”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監督、長效維護工作。全市明確各級網格長150名,“六長”7194人,對路、巷、坑塘、田邊、河道、游園的日常管理維護具體到人。“3”是落實農戶“門前三包”制度、評星積分制度、環境衛生收費制度三項制度。“3”是完善常態化的檢查評比機制、環衛監督員獎懲捆綁機制、群眾隨手拍舉報獎勵機制三項機制。同時,出臺《漯河市農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農村廁所糞污和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實現農村垃圾源頭減量。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